作者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长平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,全世界每年新诊断乳腺癌患者约140万例,死亡50万人。2019年1月,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,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,每年发病约为30.4万,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7.1%,发病率以3%~4%的增长率急剧上升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,乳腺癌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方法最多、疗效最好的实体瘤之一。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乳腺癌年会的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83.2%,在过去10年间提高了7.3%。实践证明,对乳腺癌患者早发现、早诊断、中西医结合、规范治疗,可有效改善预后。因此,应建立乳腺癌分级诊治体系,完善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措施,重视患者治疗后康复,帮助她们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。 1基本情况: 患者绝经前女性,1976年出生,个人史、既往史、肿瘤家族史均无特殊。 2病史介绍: 患者因发现“左乳肿物7天”于2019.05.25在我院门诊行乳腺超声提示:左乳低回声结节:BI-RADS分级4b类;建议手术治疗。 3手术治疗经过: 患者于2019.05.30行“左乳切除+腋窝淋巴结清扫术”。 术后石蜡病理示:①(左侧)乳腺浸润性导管癌(组织学分级:Ⅱ级),肿物大小1.5x1x1cm;②(左乳)乳头、皮肤及底切缘均未见癌;③(前哨)淋巴结(1/1)查见转移癌;④(左腋窝)淋巴结(0/13)未查见转移癌。 免疫组化:ER(2+,阳性率70%~80%),PR(2+,阳性率40%~50%),CerbB2(2+),CK(+),E-cad(+),Ki-67(+,5%~10%),P63(-),P120(+)。FISH检测:HER-2基因未扩增。 术后诊断:左乳浸润性导管癌(T1N1M0、IIA期),“Luminal A”型。 4术后辅助治疗经过: 术后治疗方案:AC×4-T×4(密集方案)-放疗+内分泌治疗。 具体用药: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40 mg d1,环磷酰胺 0.9 g d1,多西他赛 140 mg d1,末次化疗时间2019.10.19。期间患者出现I度胃肠道反应,III度骨髓抑制。于2019.10.29开始行左侧胸壁及左侧锁骨区局部放疗1个疗程,期间同步应用卵巢功能抑制(OFS)戈舍瑞林+Tamoxif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,建议OFS(戈舍瑞林)满5年。 5出院后随访: 应用醋酸戈舍瑞林3.6 mg(q4w)+Tamoxif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他莫昔芬(10 mg、bid)内分泌治疗满5年,期间注意定期行妇科彩超观察子宫内膜厚度; 定期门诊随诊、复查:自术后2年内,建议每3月复查一次;3-5年内,每6月复查一次;5年后,每年复查一次。复查内容包括:体格检查、胸部CT、腹部+腹膜后彩超、心脏彩超、颈部浅表及乳腺彩超及ECT等; 期间如有不适,及时就近医院或我院门诊就诊。 1基本情况: 患者绝经前女性,1971年出生,个人史、既往史、肿瘤家族史均无特殊。 2病史介绍: 患者于2019.04.26查体时发现右乳肿物,行乳腺超声提示:右侧乳腺11点可见一大小约1.5×1.0×1.3cm不规则低回声结节,分级4b级;建议手术治疗。 3手术治疗经过: 患者于2019.04.30在当地医院行“右乳癌改良根治术”。 术后石蜡病理示:(右侧)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级;肿瘤切面大小:2×1.2cm;乳头及深切线无癌;腋窝淋巴结转移癌(2/16)。免疫组化:ER(80%浸润癌细胞核强阳性)、PR(80%浸润癌细胞核强阳性)、Her-2(10%浸润癌细胞膜呈不完整的弱染色,评分1+,结果阴性),Ki-67(+,阳性率5%)。 后入住我科,会诊病理结果示:(右侧)乳腺浸润性导管癌(组织学分级:II级),伴微乳头状分化,无明确脉管癌栓;乳头未见癌,(淋巴结)(2/17)查见转移癌。免疫组化:癌细胞ER(3+,阳性率>75%),PR(3+,阳性率>75%),Her-2(-),E-Cadherin(+),P120细胞膜(+),calponin(-),P63(+),Ki-67(+,阳性率>75%)。 术后诊断:右乳浸润性导管癌(T1N1M0、IIA期),“Luminal B”型。 4术后辅助治疗经过: 术后治疗方案:AC×4-T×4(密集方案)-放疗+内分泌治疗。 具体用药:盐酸吡柔比星 80 mg d1,环磷酰胺 1.0 g d1,多西他赛 170 mg d1,末次化疗时间2019.09.19。期间患者出现I度胃肠道反应,III度骨髓抑制。于2019.10.03开始行右侧胸壁及右侧锁骨区局部放疗1程,期间同步应用OFS(戈舍瑞林)+他莫昔芬方案内分泌治疗。 5出院后随访: 继续应用醋酸戈舍瑞林3.6 mg (q4w)2-3年,来曲唑片(2.5 mg qd)内分泌治疗满5年,期间注意定期行骨密度测定; 定期门诊随诊、复查:自术后2年内,建议每3月复查一次;3-5年内,每6月复查一次;5年后,每年复查一次。复查内容包括:体格检查、胸部CT、腹部+腹膜后彩超、心脏彩超、颈部浅表及乳腺彩超及ECT等; 期间如有不适,及时就近医院或我院门诊就诊。 OFS推荐人群有哪些? 《2016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》中,OFS推荐的使用人群是高危患者,中危患者考虑使用,低危患者不推荐使用。依据大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数据,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修订了最新版(2018版)共识 ,对中危及高危患者都进行了OFS的推荐,低危患者推荐他莫昔芬(TAM)单药治疗。因此,OFS的使用人群更加明确,对于中危患者中复发风险相对比较低的人群,我们建议,可根据STEPP研究中的临床病理参数去计算患者的复发风险。对于复发风险略低的中危患者,可以考虑5年的TAM治疗,而复发风险略高的中危患者,建议加用OFS。
《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(2018年版)》对OFS治疗的推荐意见 OFS的治疗疗程是2~3年还是5年?SOFT和TEXT研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(GnRHa)的疗程为5 年,SOFT研究中,5年OFS治疗显著改善了8年无病生存率、无乳腺癌生存率和总生存率。ASTRRA研究中接受TAM 5年联合OFS 治疗2年对比TAM治疗 5年,显著改善了5年无病生存率,绝对获益率为3.6%,显著改善了总生存,减少了69%的死亡风险。HOBOE-2研究中OFS的治疗时长同样为5年,结果显示,OFS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(AI)相较于联合TAM提高7.8%的无病生存绝对获益。上述研究均证实了GnRHa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。 因此,对于临床高危患者,如果能够耐受卵巢功能抑制,同时疾病复发风险又比较高,我们建议5年卵巢功能抑制治疗。具体到临床实践中,面对更多需求,需要给予患者更多治疗选择。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会上公布的ASTRRA研究结果显示,OFS+TAM治疗2年的疗效也不错。目前,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推荐,共有5种选择,分别是单药TAM治疗、OFS 5年+TAM 5年、OFS 2年+TAM 5年、OFS+AI 2年及OFS+AI 5年。临床医生有了更多、更灵活的选择,如临床实践中遇到有生育需求的患者,或是风险略低的中危患者,可使用OFS治疗2年。 参考最新的权威指南,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》(2019版)推荐,满足以下危险因素之一者:①G2或G3级;②阳性淋巴结1~3 个;③分期pT2及以上的患者,OFS+TAM 治疗5年(1A);阳性淋巴结 4个及以上患者推荐OFS+AI治疗 5年(1A)。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(2019版)》推荐的OFS治疗时间为5年,中危患者可选择使用2~3年。2018年,第二版《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》建议GnRHa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程为5年,短于5年但超过2年的应用也有获益。2019年St.Gallen共识中关于OFS的最佳治疗时长,支持2~3年者占比24.5%,5年占比55.1%,多于半数的专家支持OFS 5年的疗程。 卵巢功能抑制的方式有放射去势、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,无论何种卵巢功能抑制手段,目标均为将体内雌激素水平控制在要求范围内。放疗去势现在基本不再使用,除了可能致癌,也无法保证所有患者的卵巢功能得到充分抑制。手术的优势是术后即进入绝经状态,但卵巢切除后,患者永不可能再回到绝经前状态。去势药物GnRHa能够抑制血清中雌激素水平,其抑制程度与手术去势相似。 在激素受体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开展的Intergroup研究显示,戈舍瑞林对乳腺癌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与手术去势相当,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。辅助治疗的ZEBRA研究中,接受2年的戈舍瑞林辅助治疗后,77%的患者在3年内恢复卵巢功能,而接受CMF方案化疗的患者3年内仅有23%的患者恢复正常卵巢功能。 因此,使用GnRHa是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一种优选的OFS方法。2016年ASCO关于OFS的指南更新也推荐,使用GnRHa药物去势为OFS疗法的首选。综上所述,药物去势是非常有效的OFS手段。 参考文献: 《国家癌症中心: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》 《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(2018版)》 《中国抗癌协会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(2019版)》 M C D O N A L D W A D E S 3 r d , H A C K N E Y M H ,KHATCHERESSIAN J, et al. Ovarian suppression in themanagement of premenopausal breast cancer: methods and efficacy in adjuvant and metastatic settings[J]. Oncology,2008, 75(3-4): 192-202. DEES E C, DAVIDSON N E. Ovarian ablationas adjuvant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[J]. Semin Oncol, 2001, 28(4): 322-331. JONAT W, KAUFMANN M, SAUERBREI W, et al. Goserelinversus cyclophosphamide, methotrexate, and fluorouracil as adjuvant therapy in pre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node positive breast cancer: the Zoladex Early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ssociation Study[J]. J Clin Oncol, 2002, 20(24): 4628-4635. BURSTEIN H J, LACCHETTI C, ANDERSON H, et al.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for women with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 breast cancer: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on ovarian suppression [J].J Clin Oncol, 2016, 34(14): 1689-1701.
审批编号:CN-43825
有效日期:2021-2-3